中文
EN

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长期管理专家建议

制定者:
福建省人民医院妇产科
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妇产科

2022年7月28日

218人浏览

0收藏

0次下载

摘要:

子宫内膜是覆盖于子宫腔内表面的一层上皮组织,正常情况下随着卵巢激素的规律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增殖、分泌和脱落,从而形成月经周期。在各种致病因素的综合影响下,子宫内膜可能发生异常增生如子宫内膜息肉(endometrial polyps,EP)、子宫内膜增生症(endometrial hyperplasia,EH)。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月经因素(年龄较大、绝经晚、零胎或不孕、月经初潮过早、无排卵、多囊卵巢综合征)、医源性因素(如外源性雌激素治疗或他莫昔芬应用)、合并症(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压或Lynch综合征)。子宫内膜增生最主要的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,其他症状包括阴道异常排液、宫腔积液、下腹疼痛等。由于上述危险因素持续存在,子宫内膜病变容易复发,复发率约为20%~70%。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(atypical hyperplasia,AH)12个月及24个月复发率分别为9.6%和29.2%,即使内膜已经恢复正常,复发率在5年内仍持续上升。子宫内膜增生可能导致月经不调、不孕,甚至进展为癌症。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增生最终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同,加拿大妇科肿瘤学会(GOC)和加拿大妇产科学会(SOGC)发表的指南指出AH患者发展或将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比例高达60%,不伴非典型性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概率为1%~3%。有研究指出对于非子宫切除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,在最初症状消退后,及时进行长期随访管理,可有效防止子宫内膜增生的复发和进展为子宫内膜癌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意识到长期、综合、个体化的管理方案对于预防疾病复发、避免进展为恶行疾病、保护生育力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随着宫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,其已经成为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。而我国目前尚无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长期管理相关共识及建议,缺乏规范性。为帮助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合理、规范操作,本“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长期管理专家建议”将从子宫内膜增生和EP两方面疾病分别阐述。

下载医学界医生站


关注医生站公众号
临床指南
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长期管理专家建议
发布时间:  2022年7月28日
制定者:  
福建省人民医院妇产科
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妇产科

218人浏览

0收藏

0次下载

摘要

子宫内膜是覆盖于子宫腔内表面的一层上皮组织,正常情况下随着卵巢激素的规律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增殖、分泌和脱落,从而形成月经周期。在各种致病因素的综合影响下,子宫内膜可能发生异常增生如子宫内膜息肉(endometrial polyps,EP)、子宫内膜增生症(endometrial hyperplasia,EH)。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月经因素(年龄较大、绝经晚、零胎或不孕、月经初潮过早、无排卵、多囊卵巢综合征)、医源性因素(如外源性雌激素治疗或他莫昔芬应用)、合并症(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压或Lynch综合征)。子宫内膜增生最主要的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,其他症状包括阴道异常排液、宫腔积液、下腹疼痛等。由于上述危险因素持续存在,子宫内膜病变容易复发,复发率约为20%~70%。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(atypical hyperplasia,AH)12个月及24个月复发率分别为9.6%和29.2%,即使内膜已经恢复正常,复发率在5年内仍持续上升。子宫内膜增生可能导致月经不调、不孕,甚至进展为癌症。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增生最终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同,加拿大妇科肿瘤学会(GOC)和加拿大妇产科学会(SOGC)发表的指南指出AH患者发展或将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比例高达60%,不伴非典型性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概率为1%~3%。有研究指出对于非子宫切除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,在最初症状消退后,及时进行长期随访管理,可有效防止子宫内膜增生的复发和进展为子宫内膜癌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意识到长期、综合、个体化的管理方案对于预防疾病复发、避免进展为恶行疾病、保护生育力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随着宫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,其已经成为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。而我国目前尚无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长期管理相关共识及建议,缺乏规范性。为帮助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合理、规范操作,本“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长期管理专家建议”将从子宫内膜增生和EP两方面疾病分别阐述。

收藏
阅读全文